酷爱读 >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> 第46章 野蛮生长

第46章野蛮生长

谈完事情,阿狸马又住到了李杰家里。

如今,他家差不多了成了宾馆,隔三差五就有人过来蹭吃蹭喝,虽然他们不是空手上门。

但来来往往的人,确实很多。

这一点,陈朝阳最有发言权,他经常看到各种叔叔阿姨来家里,每次它都能上收获一些玩具,或者零食。

反正,小朝阳很开心。

像这一次,阿狸马就给他带了一盒巧克力。

治大国如烹小鲜。

8%的利率,以当前的存款利率来看,绝对不算高,价格闯关受挫之后,国内的通胀率相当之高。

听到阿狸马提到的这些事,李杰不由想起了旺达的遭遇。

“来了。”

而老大哥人寿虽然有官方背书,但窟窿太大,化债周期更长,足足用了20多年。

很多地方的路子,那是野的不行。

且有效期超过20年。

只要买了产品,未来20年的利率都是8%。

年初,他就给某位大领导写了一份调查报告,不过,一项政策的发布,没有想象的那么快。

稳定,压倒一切。

日落时分,骆玉珠帮着一块收拾餐桌,眼见菜上齐了,她回头看了一眼正在吃巧克力的儿子。

“老公,小马,吃饭。”

很多看起来一刀切的政策,实际上不算是一刀切,只是划定的范围大了一点。

“谁说不是呢?”

90年代的假酒比后世猖獗多了,后世售卖假酒,好歹是能喝的玩意,现在那些假酒贩子,不少都是用那种劣质酒精,甚至是工业酒精。

小朝阳不舍得放下手中的巧克力,蹬蹬蹬地跑了过来。

毕竟,他只是人,不是神,没法掌握所有人的思想,也无法违背基本规律。

通常是先有条例,再有具体的法规。

全是野蛮生长。

“成本几毛钱的东西,就敢卖几十,上百,全是糊弄人的玩意。”

那么大的地方,那么多的人,一项政策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,再加之各方利益集团的博弈。

提起这事,骆玉珠提起了上个月竞标的事。

以寿险为例,如今市面上的各大保险公司为了争夺客户,向市场出售大量预定利率高达8%以上的保单。

银行业为了揽储,五年的利率达到了惊人的18%。

虽然国内有着各种各样的掣肘,但能够站在那个位置的人,每一个都是人精。

闻言,小马在一旁附和着:“是啊,那些保健品什么用都没有,还在电视上宣传。”

很好吃。

引入外资,也不是那么好干的。

那些不上电视的,路子野得很,假药一大堆。”

不过,阿狸马吐槽归吐槽,心态总体还是稳定的,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,未来的他,也不会走到首富的位置。

其实,站在当下,保险公司即便开出10%的利率,也有8%的息差,然而,花无百日红,类似的高利率,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。

营商环境的问题想要改变,非一时一日之功,这东西,李杰也没有任何办法。

他的背后还有各种各样的利益集团。

其实,不单单是药品、保健品、白酒行业,其他各个行业的情况都有一定的形似。

像骆玉珠,她就买了不少,五年期的定期存了200万,给儿子买的寿险,每年50万,连续存20年。

他说的那些话,或许已经是他当时最好的选择,毕竟,他不是孤家寡人一个。

类似的情况,搁在90年代,更是屡见不鲜。

有些地方,来之前,那是一切都好,真去了之后,那该姓什么,就不是你说了算。

且不说背后国营药厂的生存问题,电视台也不愿意这么做,92年,政策刚刚放开一点,电视台活了不少。

政策落地,可能会晚个一年半载,甚至两三年。

烟花,那是不可能的)

接着,小马也提到了他们那行当的问题。

包括银行、保险等金融行业。

“前些日子我们去浙省电视台竞标,黄金时段全被那些骗人的玩意包了。

还是饭更好吃。

那玩意喝多了,能喝死人。

以时间换空间,一直是核心基本原则。

以保健品、药品广告为例,它能一刀切吗?

“朝阳,吃饭了。”

此外,如果一刀切,也可能会打消一部分投资积极性。

关于如何治理,上面已经讨论了半年之久,要不了多久,就会先有风声传出来。

社会中的每一样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,牵一发而动全身,如果贸然下手,很可能一刀切。

小马长舒了一口气,这盘棋下得真是心惊胆战,让了车马炮,还是下不过老师。

保本保息。

还有假酒问题。

言罢,李杰看了一眼棋盘:“先吃饭,待会再下吧。”

目前,他虽然还没有具体的业绩,但同行的一些传闻,他还听过一点。

为了化债,太保先后引入外资,又通过上市,各种手段齐出,足足用了十来年的时间才甩掉包袱。

假药问题,他早就提过,做这玩意的人,良心绝对是被狗吃了。

“老公,你真该给上面写写信,像这些能上电视的,其实都还好,贵归贵,但也吃不死人。

吃饭的时候,骆玉珠顺手打开了电视机,看到电视上充斥着保健品、药品的广告,她忍不住吐槽。

接着,骆玉珠又朝着院子里喊了一声。

“现在的电视台,真的是没良心,只要给钱,什么广告都能上。”

人力有尽时。

别的不说,情商方面绝对拉满。

政策发布后,难免会有各种解读。

(ps:现在的地方债问题,策略跟保险公司化债差不多,都是同一个套路。

如果没有记错的话,太保每年的息差损失高达百亿以上,超额发放高息寿险,差点把太保拖垮。

“好勒。”

再过几年,降息潮开始,保险公司卖出去的寿险产品就会成为巨大的包袱。

听到这话,李杰笑着道:“放心吧,要不了多久,上面就要出手干预了。”

那是不可能的。

即便他不想说,也会有人逼着他往前走,或是企业,或是局势,或是某些人。

人在江湖,身不由己。

(本章完)

()